新竹茶餐廳為數不多,五隻手指頭算的出來。
GOOGLE下來,人氣最高的就是元朗茶餐廳,
其次是一家叫港町棧的茶餐廳,算是舊店新址,也是頗受好評,
兩家都是號稱香港廚師來當扛壩子(不知是否還有山雞與大飛哥),
本週,K特地去訪查訪查,希望再次嚐到在香港廣東旅遊時的味蕾記憶。
門面PK: 醒目是致勝關鍵
元朗招牌走鮮黃色系,搭配紅字相當醒目,位於金山10街的三角窗,
蠻好發現的,至於港町棧位於南門醫院後面的小巷子,不算好找,
但是門面設計搭配店名算有梗,營造一種都市叢林的客棧味道。
裝潢PK: 隨著潮流走才是王道
以前去香港旅遊時,茶餐廳總是給人髒髒舊舊的感覺。
今年年初去港澳廣東旅遊時發現,茶餐廳已經與從前不同。
整個餐廳氛圍時尚化,好像來到義式咖啡廳一樣。
而元朗,仍與過去的茶餐廳相同,裝潢簡單,
桌椅有點髒髒舊舊的,牆壁的海報看起來很廉價,
裝潢比早餐店還不如,但生意卻很好,這反差,讓人有點期待餐點。
而港町棧裝潢有點追上目前茶餐廳的風潮,以黑白色系搭配水晶燈,
有點類似香港連鎖的表哥茶餐廳,只是K猜也許是預算問題,
雖然畫了龍,但沒點上睛,有點可惜了。
櫃台設計上,元朗擺了許多奶水罐在櫃台上欲強調自己的"正港性",
但有點像"罐頭塔",沒有很美觀,但或許可以招來五鬼運財吧~哈,
而港町棧雖有設計感卻稍嫌空洞,應該可以模仿美式,增加一些告示板促進點餐。
菜單PK: 兩家菜色皆不多~元朗根本是港式麵攤
有去過香港的朋友就知道,茶餐廳的菜單項目是琳瑯滿目,煎煮炒炸應有盡有,
這才符合廣東人對吃的挑剔與講究,以不負自古以來流傳著"吃在廣州"的美名,
在台北開設的茶餐廳亦然,但是這兩家的料理並不多元,
叫K不知從何點起,幸好港町棧還有乾炒牛河,
味道OK,牛肉有點炒老,電影滿漢全席有說,
乾炒牛河是功夫菜,雖然簡單但是火候的掌握甚為重要~不拉不拉 ~
而元朗就像個港式麵攤,菜單上大部分是水煮的麵或泡麵,
或是幾片菜加肉夾一夾的快餐,這跟港式茶餐廳的精神相距甚遠,
感覺有點偷懶。
港式餐點PK1: 餐肉蛋公仔麵對決
香港茶餐廳料理最厲害的就是混搭風,什麼都能搭,泡麵加午餐肉,
相信看過港劇的各位一定不陌生,"今晚打老虎"也只有生日才有大塊午餐肉,
元朗的公仔麵味到普通,餐肉已經到死鹹的地步,真的不優,
港町棧餐肉還OK,用的的半熟蛋增加口感,頗有台式泡麵的感覺。
元朗餐蛋公仔麵價位70,港町棧價位125,這是搶劫嗎,泡麵ㄟ~~~
餐點PK2: 法蘭西多士生死鬥
多士,即為吐司,就是法式吐司,只是做法上香港人習慣夾上花生醬並淋上蜂蜜,
兩家相比,元朗的多士(60元)鬆軟許多,整罐蜂蜜任你淋,沾著滿滿的蜂蜜,吃起來也爽快。
反觀港町棧的多士(55元),就普通許多,跟早餐店沒啥差別。
餐點PK3: 冰火菠蘿油之終極對戰
風靡台灣萬千少男少女的茶餐廳經典點心~冰火菠蘿油是一定要點來嚐嚐,
一點來,港町棧的尺寸讓人瞠目結舌,只有一張信用卡的大小,會不會太扯?
元朗的稍微大一點,味道上,卻像極了夜市買的10元麵包,這真叫人難以接受,
而這兩家的冰火菠蘿油都要花上45元,是把台灣人當凱子在削嗎?
而在賣相上,港町棧似乎比較像正統菠蘿油,顧名思義,就是長得像菠蘿(鳳梨)的麵包。
飲料PK: 絲襪奶茶評比
茶餐廳早已與絲襪奶茶結盟,成為必然的聯想,因此,再飽,也要點杯絲襪奶茶喝。
口味上,港町棧的茶香較重,比較像正統絲襪奶茶,而元朗的偏甜,
也許是被園區眾多飲料店同化了。
總結:
香港廣州一帶的茶餐廳是不斷隨著時代而進步的,而來到新竹開的茶餐廳,
如果只是在香港激烈的競爭環境下,被良幣淘汰的劣幣,
賺不到港幣,跑來台灣賺新台幣,
那對台灣的消費者來說,也未免太不公平了吧。
我們還是希望可以吃到正統的港式,而不是被騙好玩的,
最後,K介紹一下目前新式的港式茶餐廳,跟大家分享:
表哥連鎖茶餐廳 & 大家樂連鎖茶餐廳
在裝潢上,表哥茶餐廳走時尚風格,大又明亮,大家樂比較像麥當勞的美式風,
在餐點上,都是多元到不行,什麼都想點來試,菜單、牆面表達也蠻有設計感。
而經典~冰火菠蘿油,好吃到不行,從擺盤上有冰塊來凸顯何謂冰火菠蘿油外,
味道更是令人難忘,外酥內軟,麵包上的酥皮香脆甜美,回味無窮,尺寸也不小。
吃過香港的茶餐廳,K希望有一天,在新竹也能找到"正港"茶餐廳。